<font id="rpjld"></font><dl id="rpjld"></dl>
<video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video><dl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dl><dl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dl>
<video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video>
<dl id="rpjld"></dl><dl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dl><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video id="rpjld"><i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i></video>
<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
<dl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dl>
<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
<i id="rpjld"></i><dl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dl>
<noframes id="rpjld">
<dl id="rpjld"></dl><video id="rpjld"><i id="rpjld"><font id="rpjld"></font></i></video> <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
<dl id="rpjld"></dl><video id="rpjld"><i id="rpjld"></i></video>
<dl id="rpjld"><i id="rpjld"></i></dl>
<dl id="rpjld"></dl><dl id="rpjld"></dl>
<video id="rpjld"><i id="rpjld"></i></video>
<dl id="rpjld"><font id="rpjld"></font></dl>
<dl id="rpjld"></dl>
<dl id="rpjld"></dl>

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美國規范)(doc 75)

上傳人:dream****gning 文檔編號:56974323 上傳時間:2022-02-22 格式:DOCX 頁數:77 大?。?67.3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美國規范)(doc 75)_第1頁
第1頁 / 共77頁
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美國規范)(doc 75)_第2頁
第2頁 / 共77頁
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美國規范)(doc 75)_第3頁
第3頁 / 共77頁
資源描述:

《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美國規范)(doc 7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美國規范)(doc 75)(7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二二年十二月NFPA 59A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標準(翻譯稿)翻譯:趙保才張秀泉楊 華葉 勇聶保京連家秀劉兆亮石立敏李 晶仝淑月王修康李真茹李麗萍黃紹巖張 輝李 光楊全甫易旭輝王祥惠校審:趙保才楊 華審定:楊志毅翻譯說明翻譯略去了關于本文檔的重要通知特許政策2001 NFPA版權,NFPA 59A的由來和發展液化天然氣技術委員會索引對原文編輯錯誤和暫定修正,翻譯中進行了更正表10.6.2第2列“1.9” ,原文編輯錯誤,改為“3.8”;溫度單位“。K”,原文編輯錯誤,改為“K”;根據NFPA 59A 暫定修正TIA01-1(NFPA 59A),4.1.3.1(b)中“50%”

2、,改為“150%”;根據NFPA 59A 暫定修正TIA02-1(NFPA 59A),刪除2.2.3.4,后續條款重新編號;對照NFPA 59A 出版后LNG技術委員會發布的勘誤表,翻譯進行了完善。根據NFPA 59A LNG技術委員會發布的勘誤表Errata No.:59A-01-1,表2.2.3.5內增加以公制單位表示的公式;目 錄1總則11.1*范圍11.2等同性11.3追溯性11.4人員培訓11.5單位制11.6參考標準11.7定義12廠址和平面布置42.1工廠選址原則42.2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則42.3建筑物和構筑物92.4設計者和制造者資格112.5*低溫設備的土壤保護112.

3、6冰雪墜落112.7混凝土材料113工藝設備123.1安裝基本要求123.2設備基本要求123.3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儲存123.4工藝設備124固定式LNG儲罐134.1基本要求134.2金屬儲罐164.3混凝土儲罐174.4LNG儲罐的標記194.5LNG儲罐的試驗194.6儲罐的置換和冷卻204.7泄放裝置205氣化設施235.1氣化器的分類235.2設計及施工用材料235.3氣化器管道、熱媒流體管道及儲存235.4氣化器泄放裝置245.5燃燒的空氣供應245.6燃燒的產物246管道系統和組件256.1基本要求256.2施工材料256.3安裝266.4管架276.5*管道標識276.6管

4、道的檢查與試驗276.7管道系統置換286.8安全與減壓閥286.9腐蝕控制287儀表及電氣設備297.1液位計297.2壓力表297.3真空表297.4溫度指示器297.5事故切斷297.6電氣設備297.7接地和屏蔽328LNG和致冷劑的轉運338.1基本要求338.2管道系統338.3泵與壓縮機的控制338.4船舶裝卸338.5槽車裝卸設施338.6管線裝卸348.7軟管和裝載臂348.8通訊和照明349防火、安全和保安359.1基本要求359.2事故切斷系統359.3防火和防漏359.4消防水系統369.5滅火和其它消防設備369.6消防設備的維護369.7人員安全369.8*保安36

5、9.9其它作業3710采用固定式ASME儲罐的選擇要求3810.1范圍3810.2基本要求3810.3儲罐3810.4儲罐充裝3910.5儲罐基礎和支座3910.6儲罐安裝4010.7產品保存閥4110.8LNG溢出的圍堵4110.9檢驗4110.10LNG儲罐的試驗4110.11管道4210.12儲罐儀表4210.13防火及安全4310.14燃氣檢測器4310.15操作與維護4311操作、維護和人員培訓4811.1總則*4811.2基本要求4811.3操作程序文件4811.4船舶裝卸5011.5維護5111.6培訓5312參考文獻55_Toc53542554附錄A (資料性附錄)條文說明58

6、附錄B (資料性附錄)LNG工廠的抗震設計61附錄C (資料性附錄)保安63附錄D (資料性附錄)培訓65附錄E (資料性附錄)參考文獻67NFPA 59A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儲存和裝運2001 版說明: 數字或字母后的星號(*)表示可在附錄A中查到該節的說明材料。有關參考出版物可從12章和附錄E中查閱。注:除注明者外,本標準所用壓力均為表壓1 總則1.1 *范圍1.1.1 本標準適用于(1) 設計(2) 選址(3) 施工(4) 操作(5) 天然氣液化和液化天然氣(LNG)儲存、氣化、轉運、裝卸和卡車運輸設施的維護,以及人員培訓。1.1.2 本標準適用于所有LNG儲罐,包括真空絕熱系統儲

7、罐。1.1.3 本標準不適用于凍土地下儲罐。1.2 等同性。本標準允許使用等同或超過本標準規定的質量、強度、耐火性、有效性、耐久性、安全性的系統、方法或裝置。技術文件應提交主管部門以論證其等同性。有意采納的系統、方法或裝置應由主管部門批準。1.3 追溯性。本標準的規定反映了標準發布時提出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危險的一致意見。除另有說明外,本標準的規定不適用于本標準生效前已建或已批準設施、設備、結構或裝置。有說明的地方,應追溯本標準的規定。當主管部門確定現有情況有不可接受的風險時,主管部門應追溯認為適合本標準的任何部分。如果主管部門認為本標準明顯不實用的地方,并且明確證實安全合理等級,允許修改本標準的

8、追溯要求。1.4 人員培訓。參與LNG生產、裝卸和儲存的人員應參加LNG特性和危險性方面的培訓。1.5 單位制。本標準中的公制單位是依據ASTM E 380,國際單位制(SI)的標準用法。對于凈距離的計算,從英制單位換算成公制單位應精確到0.5 m。一個項目不應交替使用英制單位和公制單位以縮小凈距離。1.6 參考標準。本標準參考了美國和加拿大的標準。在使用本標準時,應說明采用美國或加拿大的哪些標準。如不作說明,使用人可以采用所有有效的美國標準,或者采用所有有效的加拿大標準。如采用其它標準,也應進行說明。1.7 定義1.7.1 *批準 Approved。主管部門認可。1.7.2 *主管部門Aut

9、hority Having Jurisdiction。負責審批設備、裝置或程序的組織、辦公室或個人。1.7.3 桶 Barrel體積單位。1桶等于42 gal (美) 或 5.615 ft 3 (0.159 m3)。1.7.4 船舶加油 Bunkering。向船上的燃料艙或罐加燃料油,供動力設備或輔助設備用。1.7.5 槽車 (Cargo Tank Vehicle,Tank Vehicle)。用于運送液體貨物的槽車或拖車。1.7.6 組件 Components。部件或部件系統,功能同LNG工廠的一個單元,包括但不限于管線、工藝設備、儲罐、控制裝置、攔蓄系統、電氣系統、安全設施、防火設備和通信設

10、備。1.7.7 儲罐 Container。用于儲存液化天然氣的容器。1.7.7.1 凍土地下儲罐 Frozen Ground Container。一種儲罐,最高液位低于周圍自然地坪標高,主要用天然材料如土、石建成,依靠水飽和土石材料的凍結,并采用適當的方法保持密封或自然不滲漏。1.7.7.2 薄膜儲罐 Membrane Container 。一種儲罐,薄膜內罐不能自支撐而通過隔熱層由外罐支撐。1.7.7.3 預應力混凝土儲罐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er。一種混凝土儲罐,由不同荷載或荷載組合產生的內應力不超過本標準規定的允許應力。1.7.8 解凍 Derimin

11、g 。通過加熱氣化、升華或溶解除去低溫工藝設備中積聚的可形成固體物的成分如水、二氧化碳等。1.7.9 設計壓力 Design Pressure。設備、儲罐或容器設計中,用于確定最小允許厚度或其部件物理特性的壓力。確定任何特殊部件厚度的設計壓力包括靜壓頭。1.7.10 防護堤 Dike。用來建立攔蓄區的結構。1.7.11 失效保護Failsafe??刂圃O備誤操作或能源中斷時,能保持安全運行狀態的設計特征。1.7.12 明火設備 Fired Equipment。燒燃料的設備,如燃料鍋爐,燃燒式加熱器,內燃機,某些整體加熱氣化器,遠距離加熱氣化器的供熱裝置,燃氣式油霧化器,燃燒式再生加熱器,和火炬。

12、1.7.13 固定長度液位開口接管 Fixed Length Dip Tube。在儲罐一定標高處有固定開口指示液位的接管。1.7.14 火焰蔓延等級 Flame Spread Rating。材料的火焰蔓延等級按NFPA 255 建筑材料表面燃燒特性的標準試驗方法,或ULC標準 CAN 4-S102建筑材料和組件表面燃燒特性1988確定。1.7.15 重力加速度 G。在海平面上,G 約等于 32.2 ft / sec/sec (9.81m /s2)。1.7.16 有害流體 Hazardous Fluid。易燃、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液體或氣體。1.7.17 攔蓄區 Impounding Area?,F場

13、用防護堤或利用地形條件圈定的用于防止LNG或易燃致冷劑事故溢出的一個區域。1.7.18 液化天然氣 Liquefied Natural Gas。一種液態的流體,主要組分是甲烷,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或天然氣中常見的其他組分。1.7.19 LNG工廠 LNG Plant。其組件用來儲存液化天然氣并處理、液化或氣化天然氣的工廠。1.7.20 最大允許工作壓力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在設計溫度下,整套設備、儲罐或容器頂部允許的最大表壓。1.7.21 數學模型 Model。用于預測物理現象的數學描述。1.7.22 作業公司 Operating Comp

14、any。擁有或操作LNG工廠的個人、合股人、公司、公共機構或其它實體。1.7.23 停運 Out-of-Service。組件有目的的停用,包括檢修。1.7.24 工藝裝置 Process Plant。在本標準適用范圍的作業區內,用于對天然氣進行處理、液化或氣化的所有系統。1.7.25 應 Shall。表示強制性的要求。1.7.26 宜 Should。表示推薦或建議,但不是要求。1.7.27 轉運區 Transfer Area。LNG工廠中布置有管線系統的部分,在此LNG、易燃液體或易燃致冷劑被加注到設備中或從設備中排出,如裝車區或卸船區,或在此管線系統接頭定期被連接或斷開。轉運區不包括產品采樣

15、裝置或永久性工廠管線系統。1.7.28 過渡接頭 Transition Joint。一種由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材料制作的接頭,用以有效連接兩種不同材質、不適用焊接等方法連接的管段。2 廠址和平面布置2.1 工廠選址原則2.1.1 工廠選址應考慮以下因素:(a) 應考慮本標準中LNG儲罐、易燃致冷劑儲罐、易燃液體儲罐、構筑物和工廠設備與工廠地界線,及其相互間最小凈間距的規定。(b) 除按第9章人身安全和消防規定以外,人員應急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應全天候暢通。(c) 應考慮在實際操作的極限內,工廠抗自然力的程度。(d) 應考慮可能影響工廠人員和周圍公眾安全涉及具體位置的其它因素。評定這些因素時,應對可

16、能發生的事故和在設計或操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整體評價。2.1.2 工廠的場地準備應包括防止溢出的LNG、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流出廠區措施,地面排水措施。2.1.3 對所有組件應說明最大允許工作壓力。2.1.4 *應進行現場土壤調查及普查以確定設備的設計基礎數據。2.2 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則2.2.1 基本要求2.2.1.1 為減少儲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鄰近財產或重要工藝設備和構筑物安全的可能性,或進入排水溝的可能性,應按下列任意一種方法采取措施:(1) 根據2.2.2 和2.2.3 的規定利用自然屏障、防護堤,攔蓄墻或其組合,圍繞儲罐構成一個攔蓄區。(2) 根據2.2.2 和2.2.3

17、 的規定利用自然屏障、防護堤、挖溝、攔蓄墻或其組合,圍繞儲罐構成一個攔蓄區。并根據2.2.2 和2.2.3 的規定,在儲罐的周圍修建自然的或人工的排水系統。(3) 如果儲罐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根據2.2.2 和2.2.3 的規定利用挖溝方式構成一個攔蓄區。2.2.1.2 為使事故溢出和泄漏危及重要構筑物、設備或鄰近財產或進入排水溝的可能性減至最少,下列區域應予平整、排水或修攔蓄設施:(1) 工藝區(2) 氣化區(3) LNG、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轉運區(4) 緊靠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儲罐周圍的區域如果為滿足2.1.2也要求攔蓄區時,應符合2.2.2 和2.2.3 的規定。2.2.1.3 對于某

18、些裝置區,2.1.2、2.2.1.1和 2.2.1.2中有關鄰近財產或排水溝的規定,變更應征得主管部門同意。所作的改變,不得對生命或財產構成明顯的危害或不得違背國家、省和地方的規定。2.2.1.4 易燃液體和易燃致冷劑儲罐,不應設置在LNG儲罐攔蓄區內。2.2.2 攔蓄區容積和排水系統設計2.2.2.1 LNG儲罐攔蓄區最小容積V,包括排水區域的有效容積,并為積雪、其它儲罐和設備留有裕量,按下列規定確定:(1) 單個儲罐的攔蓄區,V等于儲罐的總容積。(2) 多個儲罐的攔蓄區,對因低溫或因攔蓄區內一儲罐泄漏著火而引起攔蓄區內其它儲罐泄漏,在采取了防止措施條件下,V等于攔蓄區內最大儲罐的總容積。(

19、3) 多個儲罐的攔蓄區,在沒有采取2.2.2.1(2)措施條件下:V等于攔蓄區內所有儲罐的總容積。2.2.2.2 氣化區、工藝區或LNG轉運區的攔蓄區,最小容積應等于任一事故泄漏源,在10分鐘內或在主管部門認可的證明監視和停車規定的更短時間內,可能排放到該攔蓄區的LNG、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的最大體積。2.2.2.3 禁止設置封閉式LNG排放溝。例外:用于將溢出LNG快速導流出臨界區域的儲罐泄流管,若其尺寸按預期液體流量和氣化速率選定,應允許封閉。2.2.2.4 LNG和易燃致冷劑儲罐區的防護堤、攔蓄墻和排水系統,應采用夯實土、混凝土、金屬或其它材料建造。這些構筑物允許靠或不靠儲罐,也允許與儲

20、罐構成一體。這些構筑物和任何貫穿結構的設計,應能承受攔蓄的LNG或易燃致冷劑的全部靜水壓頭,能承受溫度驟冷至被封閉液體溫度產生的影響,預想火災和自然力(地震、刮風、下雨等)的影響。如果雙壁儲罐外殼能滿足這些要求,允許將其看作是攔蓄區,以據此確定2.2.3 中定位區域的距離。如果這種外殼的密封性會受到內罐事故的影響,則應按2.2.1.1 的要求,構筑另外的攔蓄區。圖 2.2.2.6 防護堤或攔蓄墻到儲罐的距離說明:尺寸 ”x”應等于或大于尺寸 ”y”加液面上蒸氣壓力的LNG當量壓頭。例外:當防護堤或攔蓄墻的高度達到或超過最高液位時,”x”可為任意值。尺寸 “x” 為儲罐的內壁到防護堤或攔蓄墻最近

21、砌面的距離。尺寸 “y” 為儲罐中最高液位到防護堤或攔蓄墻頂部的距離。2.2.2.5 易燃液體儲罐區的防護堤、攔蓄墻和排水溝,應符合NFPA 30 易燃和可燃液體規范的要求。2.2.2.6 防護堤或攔蓄墻的高度,以及到操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5 psi (100kPa) 儲罐的距離,應按圖2.2.2.6 確定。2.2.2.7 應制定攔蓄區內雨水和其它水的排水措施。允許使用自動控制排水泵,但所配的自動停泵裝置應避免暴露在LNG溫度下運行。管道、閥門和管件,在發生故障時可能使液體流出攔蓄區,應適應在LNG溫度條件下持續工作。如果采取自流排水,應采取措施防止LNG通過排水系統外流。2.2.2.8 用于攔

22、蓄設施表面的隔熱系統,安裝后應不燃,并應適合所需用途,還要考慮預期的熱應力、機械應力和荷載。如果存在飄浮問題,應采取抑制措施。2.2.3 攔蓄區的選址2.2.3.1 2.2.3 的規定不適用于海上終端轉運區的攔蓄區。2.2.3.2 應按下列要求采取措施,使火災蔓延到建筑紅線外造成明顯危害的可能性最?。?a) 應采取措施,防止在風速0級、溫度70 (21)和相對濕度50%大氣條件下超過下列極限的著火熱輻射:(1) 在建筑紅線上,因設計溢出物(如2.2.3.4的說明)著火的輻射熱流1600 Btu/hr/ft2 (5000W/m2)。(2) 在工廠地界線外,定廠址時確定的50人以上戶外集合點的最近

23、點,因LNG攔蓄區內(有按2.2.2.1確定的LNG容積V)燃燒而產生的輻射熱流1600 Btu/hr/ft2 (5000W/m2)。(3) 在工廠地界線外,定廠址時確定的按NFPA 101 人身安全規范工廠、學校、醫院、拘留所和監獄或居民區建筑物或構筑物最近點,因LNG攔蓄區內(有按2.2.2.1確定的LNG容積V)燃燒而產生的輻射熱流3000 Btu/hr/ft2 (9000W/m2)。(4) 在建筑紅線上,因LNG攔蓄區內(有按2.2.2.1確定的LNG容積V)燃燒而產生的輻射熱流10000 Btu/hr/ft2 (30000W/m2)。(b) 熱輻射距離應按下列方法計算:(1) 氣體研

24、究所的報告GRI 0176描述的模型“LNGFIRE:LNG燃燒的熱輻射模型”例外:允許用符合以下準則的模型計算距離:(a)考慮攔蓄區形狀、風速風向、濕度和氣溫。(b)適合評價危險規模和條件的試驗數據已驗證。(c)主管部門認可。(2) 如攔蓄區的最大和最小尺寸比不超過2,允許使用以下公式:式中:d離LNG攔蓄區邊的距離,ft (m)A攔蓄LNG的表面積,ft2 (m2)F熱流相關系數,等于以下值:3.0 用于 1600 Btu / (hr ft 2)(5000W/m2)2.0 用于 3000 Btu / (hr ft 2)(9000W/m2)0.8 用于 10000 Btu / (hr ft

25、2)(30000W/m2)2.2.3.3 LNG儲罐攔蓄區到建筑紅線的距離,在發生2.2.3.4 描述的LNG溢出時,應保證建筑紅線以外,空氣中甲烷的平均濃度不超出爆炸下限的50 %,計算使用下列模型之一:(a) 氣體研究所的報告GRI 0242描述的模型“用DEGADIS致密氣體擴散模型預測LNG蒸氣擴散”。(b) 氣體研究所的報告GRI 96/0396.5描述的模型“LNG事故泄放的緩解模型評價 第5卷;用FEM3A進行LNG事故因果分析”。(c) 綜合以下內容的模型:(1) 考慮影響LNG蒸氣擴散的物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力傳播、熱傳遞、濕度、風速風向、大氣穩定度、浮力和地面起伏程度。(

26、2) 適合評價危險規模和條件的試驗數據已驗證。(3) 主管部門認可。計算距離應基于下列條件之一計算:i)風速和大氣穩定度同時發生且造成最長的下風向擴散距離,超過的距離少于擴散所需時間內的10%。ii)帕氏大氣穩定度,F 類,風速4.5mph (2 m/s)。計算距離應以實際液體特性和來自容器的最大蒸氣流率(蒸氣氣化速率加上液體流入的置換速率)為基礎。主管部門認可的計算中,允許考慮阻擋蒸氣和降低可燃蒸氣危險措施(如:攔蓄表面隔熱,加水幕或其它合適方法)的效果。2.2.3.4 設計溢出應按表2.2.3.4確定表 2.2.3.4 設計溢出儲罐開口設計溢出設計溢出持續時間儲罐排料口低于液面,無內置切斷

27、閥通過一假定開口的流出量,開口的面積與液位以下能產生最大流量之排料口的面積相等。多個儲罐攔蓄區,取能產生最大流量的儲罐用公式 (ft3/min) (m3/min)直到開口處壓差為零頂部充裝儲罐,無低于液面排料口儲罐排料泵在滿負荷下通過一根管路泵入攔蓄區的最大流量儲罐排料泵在滿負荷下通過一根管路泵入攔蓄區的最大流量:(1) 如果監視和停車已證明且主管部門批準,10分鐘。(2) 如監視和停車未批準,則為儲罐排空所需時間儲罐排料口低于液面,裝有符合6.3.3.3的內置切斷閥事先裝滿罐通過一假定開口的流出量,開口的面積與液位以下能產生最大流量之排料口的面積相等。用公式 (ft3/min) (m3/mi

28、n)持續1小時氣化區、工藝區和轉運區的攔蓄區任一事故泄漏源的泄漏量10分鐘,或主管部門認可的證明監視和停車規定的更短時間。注:q-液體流量, ft3 /min (m3 /min),d-低于液面的儲罐排料口直徑,in.(mm),h-滿罐時儲罐排料口以上液體的高度,ft (m)。2.2.3.5 LNG儲罐攔蓄區的位置應選擇在當攔蓄區著火時,其熱流量不應引起任何LNG船主要結構損壞有礙其航行。2.2.3.6 總容量等于或小于70 000 gal (265 m3) 的儲罐組,允許按表2.2.4.1在現場安裝,儲罐按下列要求裝配:(a) 所有接頭應配備自動失效保護閥。自動閥應設計成在下列任意條件下關閉:

29、(1) 發現著火(2) 由管線壓降或其它方法測出LNG從儲罐流出過多(3) 發現漏氣(4) 就地操作或遠程控制例外1,安全閥和儀表連接閥除外。例外2,進罐的接頭允許配置2個止回閥,以滿足2.2.3.6(a)的要求。(b) 附件應盡量靠近儲罐安裝,以便外應變破壞附件管道端時,保持附件儲罐端的閥門和管道完好。檢測設備的類型、數量和位置應符合第9章的要求。2.2.3.7 從攔蓄液體的最近邊緣到建筑紅線或到有關法規界定的航道的最近邊緣的距離,決不應小于50 ft (15 m)。2.2.4 儲罐間距2.2.4.1 LNG儲罐和易燃致冷劑儲罐和暴露建筑物,其最小凈距離和布置應符合表2.2.4.1。例外:經

30、主管部門批準,這些設備允許布置在離建筑物或混凝土墻或石墻更近的地方,但離建筑物的門窗、洞至少10 ft (3 m)。表 2.2.4.1 攔蓄區到建筑物和建筑紅線的間距儲罐水容量從攔蓄區或儲罐排水系統邊緣到建筑物和建筑紅線最小距離儲罐之間最小距離galm3ftmftm125700002650.7 倍罐徑,但不少于100ft (30m)相鄰罐徑之和的1/4至少5ft (1.5m)2.2.4.2 連接多個儲罐的隔斷閥,其通道至少應留3ft (0.9m)的凈寬。2.2.4.3 容量大于125gal (0.5m3)的LNG儲罐不應設在室內。2.2.5 氣化器間距 氣化器分類見第5章。2.2.5.1 除非

31、中間傳熱介質為不燃流體,氣化器和其一次熱源距任何火源應至少50 ft (15 m)。在多組氣化器情況下,鄰近的氣化器或一次熱源不能視為火源。在氣化器布置方面,工藝加熱器或其它明火設備,如果和氣化器聯鎖不應視為火源,當氣化器運行或當氣化器管線系統冷卻或正在冷卻時它們不能運行。2.2.5.2 整體式加熱氣化器到建筑紅線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ft (30 m),見2.2.5.4,與下列設施的距離不應小于50 ft (15 m)。(1) 任何攔蓄的LNG、易燃致冷劑或易燃液體(見2.2.4)或這類流體在其它事故排放源與攔蓄區之間的運輸通道。(2) LNG、易燃液體、易燃致冷劑或可燃氣體儲罐,這類流體的

32、無明火工藝設備或用于轉運這類流體的裝卸接頭。(3) 控制室、辦公室、車間和其它有人的或重要工廠設施。例外:按照2.2.5.4例外,與容量等于或小于70 000gal(265m3)的LNG儲罐連在一起使用的氣化器。2.2.5.3 遠距離加熱氣化器的加熱器或熱源,應滿足2.2.5.2的規定。例外:如果中間傳熱介質為不燃流體,到建筑紅線的距離不應執行2.2.5.2(3)的規定。2.2.5.4 遠距離加熱氣化器,環境氣化器和工藝氣化器到建筑紅線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ft (30 m)。遠距離加熱氣化器和環境氣化器可設置在攔蓄區內。例外:與容量等于或小于70 000gal(265m3)的LNG儲罐連在

33、一起使用的氣化器,到建筑紅線的距離應按表2.2.4.1的規定,將該氣化器視為儲罐,容量等于與其相連的最大儲罐的容量。2.2.5.5 氣化器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于5 ft (1.5m)。2.2.6 工藝設備間距2.2.6.1 LNG、致冷劑、易燃液體或可燃氣體的工藝設備與火源、建筑紅線、控制室、辦公室、車間和其它有人的設施的距離,不應小于50 ft (15 m)。例外:允許將控制室設置在有可燃氣體壓縮機的建筑物中,建筑物結構符合2.3.1 的要求。2.2.6.2 明火設備和其它火源到任一攔蓄區或儲罐排水系統的距離,不應小于50 ft (15 m)。2.2.7 裝卸設施間距2.2.7.1 LNG管

34、線轉運的碼頭或停泊處,應使進行裝卸的船舶與跨越航道的橋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ft (30 m)。裝卸匯管與橋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0 ft (61 m)。2.2.7.2 LNG和易燃致冷劑的裝卸接頭到不受控制的火源、工藝區、儲罐、控制室、辦公室、車間和其它被占用的或重要工廠設施的距離,不應小于50 ft (15 m)。例外:這一要求不適用于同轉運作業有直接聯系設施或設備。2.3 建筑物和構筑物2.3.1 供裝運LNG、易燃致冷劑和可燃氣體的建構筑物,應為用非承重墻的輕型不燃建筑。2.3.2 如果供存放LNG和可燃流體的房屋在不供裝運這些流體的建筑物(如控制室,車間等)之內或與其相連,則

35、房屋的公共墻不應超過兩個,設計承載靜壓力不應小于100psi (4.8 kPa),應無門或其它通孔,耐火等級應不低于1小時。供裝卸LNG、易燃致冷劑和可燃氣體的建筑物或構筑物應按2.3.2.12.3.2.3進行通風,最大限度減少可燃氣體或蒸氣聚集而造成危險。2.3.2.1 允許的通風方式如下:(1) 連續運行的機械通風系統(2) 混合重力式通風系統和備用機械通風系統,機械通風系統由可燃氣體檢測儀在檢測到可燃氣體時予以啟動。(3) 雙檔機械通風系統,其高檔由可燃氣體檢測儀在檢測到可燃氣體時予以啟動。(4) 由墻孔或屋頂通風器組合形成的重力式通風系統。如果有地下室或地下樓層,應提供輔助機械通風系統

36、。2.3.2.2 通風量,按場地面積計,不應小于1cfm / ft2 (5L / s / m2)。2.3.2.3 如果蒸氣比空氣重,應低點通風。2.3.3 2.3.1 和2.3.2所述以外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布置,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可燃氣體或蒸氣進入的可能性(見9.4.1),否則應采取其他措施。2.3.4 對調峰或天然氣系統維修更換期間服務保障或其它短期用途,在滿足下列條件下,允許臨時使用LNG移動式設備:(a) 符合有關規定(見8.5.1.1)的LNG運輸車輛,作為供應儲罐。(b) 所有LNG移動式設備應至少由一名有經驗且經操作安全培訓有資質的人員操作。其它人員至少應培訓合格。(c) 各作業公司應

37、提供并執行初始培訓書面計劃,對指定的操作人員和監督員培訓:現場使用LNG的特性和危險,包括LNG的低溫、LNG與空氣混合物的可燃性、無味蒸氣、沸騰特性、對水和濺水的反應;作業活動的潛在危險;以及如何執行與人員職責相關的應急程序,并應提供詳細的LNG移動式設備操作指南。(d) 應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鄰近財產或重要工藝設備和構筑物或進入地面排水系統的可能性。允許使用活動式或臨時圍堵工具。(e) 氣化器的控制應符合5.3.1,5.3.2 和5.4節。各加熱式氣化器應有遠距離切斷燃料源的設備,該設備也應能就地操作。(f) 設備和操作應符合11.4.5 (b),11.4.5.2

38、(b),8.7,8.8.1,9.1.2,9.2.1,9.2.2,9.2.3,和 2.3.4 (c) 。不應執行凈距離規定。(g) 應保證表2.2.4.1 規定的LNG設施間距,如果臨時占用公共場所或其他場所,表2.2.4.1的間距無法執行,應滿足下列附加要求:(1) 受通行車輛交通影響的設施各邊應設置路障。(2) 只要設施內有LNG,應連續監視作業。(3) 如果設施或作業妨礙正常車輛交通,除2.3.4 (g) (2)要求的控制人員外,還應有持旗人員值班指揮交通。(h) 應采取合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泄漏點燃事故的可能性。(i) 在關鍵部位應備有制造商推薦的手提式或推車式氣體滅火器。滅火器的配備應

39、按NFPA 10,手提式滅火器標準。(j) 只要現場留有LNG,應有人值守,并采取措施防止公眾進入。2.3.5 如果應急設備需要加臭,2.2.4.1規定將不適用于固定系統中有等于或少于20 gal (7.6L)可燃加臭劑設備的場所。2.4 設計者和制造者資格2.4.1 LNG設施設計者和制造者,應有資格設計或制造LNG儲罐、工藝設備、致冷劑儲存和裝運設備、裝卸設施、消防設備和LNG設施其它組件。2.4.2 應對設施組件的制造和驗收試驗進行監督,保證它們結構完善,并符合本標準的要求。2.4.3 *應對土壤進行全面勘察,以確定設施擬建場地的適應性。2.4.4 LNG設施的設計者、制造者和施工者,應

40、勝任LNG儲罐、低溫設備、管道系統、消防設備和設施的其它組件的設計、制造和施工。應對設施組件的制造、施工和驗收試驗進行監督,保證它們結構完善,并符合本標準的要求。2.5 *低溫設備的土壤保護。LNG儲罐 (見4.1.7),冷箱,管道和管架及其它低溫裝置的設計和施工,應能防止這些設施和設備因土壤凍結或霜凍升沉而受到損壞,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形成破壞力。2.6 冰雪墜落。應采取措施,保護人員和設備免遭堆積在設施高處的冰雪墜落襲擊。2.7 混凝土材料2.7.1 用于建造LNG儲罐的混凝土,應符合4.3節的要求。2.7.2 與LNG正?;蚨ㄆ诮佑|的混凝土結構,應能承受設計荷載、相應環境荷載和預期溫度的

41、影響。這類結構應包括但不限于低溫設備的基礎。它們應符合下列要求:(a) 結構設計應符合4.3.2的有關規定(b) 材料和施工應符合4.3.3的有關規定2.7.3 管架應符合6.4節的要求。2.7.4 其它混凝土結構,應研究可能與LNG接觸時受到的影響。這類結構如果與LNG接觸會受到損壞,從而產生危險條件或惡化原有危急條件,對其應加以適當保護,盡可能減少與LNG接觸產生的影響,或者它們應符合2.7.2 (a) 或 (b)的要求。2.7.5 非結構用混凝土,如護坡和攔蓄區鋪面用混凝土,應符合ACI 304R混凝土測量、攪拌、運輸和澆筑指南的要求。根據 ACI 344R-W配有鋼絲和股絞絲的預應力混

42、凝土構筑物設計和施工 中2.2.1的規定,裂縫控制混凝土配筋至少應為橫截面的 0.5 %。2.7.6 對不常與LNG接觸而又已經突然和LNG接觸過的混凝土,應在其恢復到大氣溫度后立即進行檢查,且如有必要應進行修補。3 工藝設備3.1 安裝基本要求。LNG、易燃致冷劑和可燃氣體工藝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1) 室外安裝,應便于操作,便于人工滅火和便于疏散事故排放液體和氣體。(2) 室內安裝,應安裝在符合2.3和2.3.2要求的建筑物內。3.2 設備基本要求。LNG、易燃致冷劑和可燃氣體工藝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1) 室外安裝,應便于操作,便于人工滅火和便于疏散事故排放液體和氣體。(

43、2) 室內安裝,應安裝在符合2.3.2和2.3.3要求的建筑物內。3.2.1 泵和壓縮機的材料,應適合可能的溫度和壓力條件。3.2.2 閥門設置應使各泵或壓縮機維修時能隔斷。如果泵或離心式壓縮機并聯安裝,各排出管線應設置一個止回閥。3.2.3 泵和壓縮機的出口應設置卸壓裝置以限制壓力達到殼體、下游管線和設備的最大安全工作壓力,除非殼體、下游管線和設備按泵和壓縮機的最大排出壓力設計。3.2.4 各泵應設置排放口、安全閥或兩個都設,防止最大速度冷卻時泵殼體承壓過高。3.3 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儲存。易燃致冷劑和易燃液體儲罐的安裝,應符合NFPA 30易燃和可燃液體規范、NFPA 58液化石油氣規范

44、、NFPA 59 公用煤氣站中液化石油氣儲存與處理標準、API 2510液化石油氣 (LPG)裝置設計和施工;或應符合本標準 2.2節的規定。3.4 工藝設備3.4.1 工藝設備的布置應符合 2.2節的規定。3.4.2 鍋爐的設計和制造應符合 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第卷,或CSA標準CSA B 51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規范。壓力容器的設計和制造應符合 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第卷第1或2篇,或CSA標準 CSA B 51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規范并應打印上規范號。3.4.3 管殼式換熱器的設計和制造應符合管式換熱器制造商協會(TEMA) 標準的規定。這些組件屬于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范

45、圍,所有換熱器的殼體和內部構件,應按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第卷第1或2篇或CSA B 51的規定進行試壓、檢驗和打印標記。3.4.4 *單機功率不超過7500 HP的內燃機或燃氣輪機的安裝,應符合NFPA 37固定式內燃機和燃氣輪機安裝和使用標準。3.4.5 應設置與儲罐安全閥分開的氣化和閃蒸氣控制系統,以安全排放工藝設備和LNG儲罐中產生的蒸氣。氣化氣和閃蒸氣應安全排放到大氣或密閉系統中。氣化氣排放系統應設計成在操作過程中不能吸入空氣。3.4.6 如果在任何管道、工藝容器、冷箱或其它設備內可能形成真空,與真空有關設施的設計,應能承受真空?;驊扇〈胧?,防止設備內產生真空造成危害。如果導入

46、氣體來防止真空,則氣體的組分或導入方式不應在系統內形成可燃混合物。4 固定式LNG儲罐4.1 基本要求4.1.1 檢測。最初使用前,應對儲罐進行檢測,以確保符合本標準規定的工程設計和材料、制造、組裝與測試。使用單位應負責這種檢測。允許使用單位將檢測的任何部分工作委托給本單位、監理公司或科研機構、或公共保險或監督公司雇用的檢驗員。檢驗員應具備有關儲罐規范或標準規定的資格和本標準規定的資格。例外:ASME儲罐4.1.2 基本設計要求4.1.2.1 使用單位應規定(1)最大允許工作壓力,包括正常操作壓力以上的范圍。(2)最大允許真空度。4.1.2.2 LNG儲罐中那些常與LNG接觸的零部件和與LNG

47、或低溫LNG蒸氣溫度低于-20 (-29 )的蒸氣 接觸的所有材料,在物理化學性質方面應與LNG相適應,并應適宜在270 (-168 )使用。4.1.2.3 作為LNG儲罐組成部分的所有管道系統,應符合第6章的規定。這些儲罐管道系統應包括儲罐內、絕熱空間內、真空空間內的所有管道,和附著在或連接到儲罐上的直到管線第一個環形外接頭的外部管線。這一規定不包括整個位于絕熱空間內的惰性氣體置換系統。如果是ASME儲罐,儲罐組成部分的所有管道系統,包括內罐和外罐之間的管道,應符合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第卷,或ASME B 31.3 工藝管道。對標準的符合情況應標明或附在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附錄W

48、,“壓力容器制造商數據報告”的表格 U-1中。4.1.2.4 所有LNG儲罐設計應適應頂部和底部灌裝,除非有防止分層的其它有效措施(見11.3.7)4.1.2.5 LNG儲罐外表面,可能意外接觸到因法蘭、閥門、密封、或其它非焊接接頭處LNG或低溫蒸氣泄漏引起的低溫,因此應適宜在這種溫度下操作或應保護不受這樣接觸影響。4.1.2.6 一個共用防護堤內布置有兩個或多個儲罐,儲罐基礎應能承受與LNG接觸,或應保護避免接觸積聚的LNG而危及結構整體性。4.1.2.7 液體的密度,應設為最低儲存溫度條件下單位體積的實際質量,密度大于470 kg /m3(29.3lb/ft 3) 除外。4.1.2.8 應

49、制訂儲罐從裝置上拆除的措施。4.1.3 抗震設計4.1.3.1 LNG儲罐及其攔蓄系統設計中,應考慮地震荷載。對除4.1.3.8 之外的所有裝置,使用單位應進行現場調查,確定地震動特征和反應譜。進行現場調查時,應收集區域地震和地質資料、預期重現率和已知斷層和震源區的最大震級、現場位置及其關系、后源影響、地下條件的特點等。在調查的基礎上,概率最大地震(MCE)的地震動,應是50年期內超越概率2%的地震動(平均復現間隔2475年),屬于4.1.3.1(a) 的例外。利用MCE的地震動垂直和水平加速度響應,應建立覆蓋預期阻尼因數和自振周期的整個范圍的反應譜,包括阻尼因數和裝有LNG振動的第一晃動模式

50、。任何周期T 的MCE反應譜加速度,應選擇阻尼最能代表所調查結構的設計譜。垂直加速度反應譜的縱座標不應小于水平譜的2/3。(a) 概率反應譜縱座標,50年期內超越概率2%的5%阻尼反應譜,在0.2或1秒內超過4.1.3.1(c) 的確定性極限對應的縱座標,MCE地震動應取下列較小值:(1) 4.1.3.1定義的概率MCE地震動(2) 4.1.3.1(b) 的確定性地震動,但不應小于 4.1.3.1(c) 確定性極限地震動。(b) 確定性MCE地震動反應譜,應按區域內已知活動斷層上特征地震所有周期內5%阻尼反應譜加速度平均的150%計算。(c) 確定性極限MCE地震動,應采取按NEHRP新建筑物

51、和其它構筑物抗震規定的推薦作法(FEMA)的規定確定反應譜,對于最能代表布置LNG設施現場條件的場地等級,取重要性因數 I=1,Ss=1.5g(短周期MCE反應譜加速度圖),取S1=0.6g(周期為1秒MCE反應譜加速度圖)。4.1.3.2 LNG儲罐及其攔蓄系統,應按操作基準地震 (OBE)和安全停運地震 (SSE) 兩水準地震動設計,兩水準地震動定義如下。(a) OBE應由一地震動的反應譜表示,其任何周期T內的反應譜加速度等于4.1.3.1定義MCE地震動反應譜加速度的2/3。操作基準地震 (OBE) 的地震動不需超過50年期內超越概率10%的5%阻尼加速度反應譜表示的地震動。(b) SS

52、E地震動,應是50年期內超越概率1%(平均復現間隔4975年)的5%阻尼加速度反應譜表示的地震動。SSE反應譜的譜加速度不應超過對應OBE譜加速度的二倍。4.1.3.3 4.1.3.2確定的兩水準地震動,應用于以下結構和系統的抗震設計:(1) LNG儲罐及其攔蓄系統(2) 系統組件,要求用來隔離LNG儲罐并保持其安全停車(3) 構筑物或系統,包括消防系統,其失效將影響4.1.3.3(1)或(2)整體性4.1.3.4 4.1.3.3(1)、(2)和(3)標識的構筑物和系統,應設計成在OBE期間和以后可繼續運行。設計應保證在SSE期間和以后主要儲罐儲存能力不減,并應能隔離和維修LNG儲罐。4.1.

53、3.5 攔蓄系統,至少在空時應按能承受 SSE 進行設計,在容量按2.2.2.1為V時應按能承受OBE 進行設計。在OBE 和SSE發生后,儲存能力不減。4.1.3.6 LNG儲罐應按OBE 進行設計,并按SSE 進行應力極限校核,以保證符合4.1.3.4。OBE和SSE分析應包括液體壓力對抗彎穩定性的影響。OBE條件下的應力應符合4.2節、4.3節或 4.6節有關參考文件。SSE條件下的應力應符合下列極限要求:(a) 對于金屬儲罐,在受拉條件下,應力不應超過屈服值。在受壓條件下,應力不應超過扭曲極限。(b) 對于預應力混凝土儲罐,由無因子荷載產生的軸向圓周應力,受拉條件下不應超過彎折模量,受

54、壓條件下不應超過規定28天耐壓強度的60%。由無因子荷載產生的軸向和彎曲環向力組合而形成的最大纖維應力,受拉條件下不應超過彎折模量,受壓條件下不應超過規定28天耐壓強度的69%。假定對一開裂斷面,環向拉應力非預應力鋼筋加強不應超過屈服應力,預應力鋼筋加強不應超過屈服應力的94%。(c) SSE之后,儲罐恢復充裝操作前應將儲罐排空檢查。4.1.3.7 LNG儲罐及其附件的設計應結合動態分析,動態分析包括液體晃動和約束液體的影響。在確定儲罐的響應時,應包括儲罐的撓性和剪切變形。對于不放在基巖上的儲罐,應包括土壤與結構的相互作用。對于采用樁帽支撐的儲罐,分析中應考慮樁帽系統的撓性。4.1.3.8 工

55、廠制造的儲罐,其設計安裝應符合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儲罐的支座系統設計應考慮由下列水平和垂直加速度引起的動作用力:水平力:V = ZcW式中:Zc =震動系數,等于 0.60 SDS SDS =最大設計譜加速度,按NEHRP 新建筑物和其它構筑物抗震規定推薦作法(FEMA)確定,對于最能代表布置LNG設施現場條件的場地等級,取重要性因數 I 為1.0 W =儲罐及其罐裝物的總重量設計垂直力:P = 2/3 Zc W這個設計方法應僅用于工廠制造的儲罐和其支撐系統的自然周期T小于0.06 秒。對于自然周期T大于0.06 秒的儲罐,設計方法見4.1.3.1 4.1.3.5。4.1.3.9 儲罐

56、和支座設計應考慮地震力和操作荷載組合,使用儲罐或支座設計規范和標準中許用應力增量。4.1.3.10 1996年7月1日前建成的ASME 儲罐,重新裝配時應符合本節的要求。4.1.3.11 現場應配備能測量儲罐遭受地震動的儀器。4.1.4 風荷載和雪荷載。LNG儲罐設計中風荷載和雪荷載,應采用 ASCE 7建筑物和其它構筑物最小設計荷載中的方法確定。如果采用概率方法,應按100年一遇。在加拿大,LNG儲罐設計中風荷載和雪荷載,采用加拿大國家建筑標準中的方法確定。其中風荷載按100年一遇。4.1.5 儲罐絕熱4.1.5.1 任何外部絕熱層應不可燃,應含有或應是一種防潮材料,應不含水,耐消防水沖刷。

57、如果外殼用于保持松散的絕熱層,則外殼應采用鋼或混凝土建造。外保護層的火焰蔓延等級不應大于25 (見1.7.14火焰蔓延等級定義)。4.1.5.2 內罐和外罐之間的絕熱層,應與LNG和天然氣相適應,并為不可燃材料。外罐外部著火時,絕熱層不得因熔融、塌陷等而使絕熱層的導熱性明顯變差。承重的底部絕熱層的設計和安裝,熱應力和機械應力產生的開裂,應不危及儲罐的整體性。例外:如果裝置的材料和設計符合下列內容,內罐和外罐底部(底層)之間所用材料應不要求滿足可燃性要求:(a) 材料的火焰蔓延等級不應大于25,且在空氣中材料不應維持持續助燃。(b) 材料的成分應是,從材料任一平面切割出來的表面,火焰蔓延等級不應

58、大于25,且不應持續助燃。(c) 應由試驗證明,在預計的使用壓力和溫度下,長期與LNG或天然氣接觸后,材料的燃燒特性沒有明顯增加。(d) 應證明,安裝條件下材料能夠接受天然氣吹掃,吹掃后天然氣殘留量應不多,不應增加材料的可燃性。4.1.6 充裝量。設計操作壓力超過15 psi (100 kPa) 的儲罐,應配套裝置防止儲罐裝滿液體或儲罐內壓達到放空裝置定壓時液體沒過放空裝置入口。4.1.7 基礎4.1.7.1 *安裝LNG儲罐的基礎,應由有資質的工程師設計,并應按公認的結構工程作法進行施工。在基礎設計和施工前,應由有資質的巖土工程師進行地下調查,確定現場下面土層和物理性質。4.1.7.2 外罐

59、底部應高于地下水位,否則應加以保護,隨時避免與地下水接觸。與土壤接觸的外罐底部材料應是下列之一:(1) 選擇腐蝕最小(2) 有涂層或其他保護使腐蝕最小(3) *有陰極保護4.1.7.3 在外罐與土壤接觸處,應設置加熱系統,以防止32 (0 )等溫線進入土壤。該加熱系統的設計,應能進行至少每周一次功能和性能監測。在地基不連續的地方,如底部管線系統,對這種地帶中的加熱系統,應格外注意并單獨處理。加熱系統的安裝,應能對加熱元件或控制用的溫度傳感器進行更換。應采取措施防止導管中積水產生有害影響,造成導管或加熱元件電化學內腐蝕或其它形式的破壞。4.1.7.4 如果安裝的基礎能以空氣循環代替加熱系統,則外

60、罐底部的材料應適應所接觸的溫度。4.1.7.5 應安裝一套罐底溫度監控系統,根據預定模式測量整個表面溫度,監控底部絕熱層和罐基礎加熱系統(如果有)的性能。在罐投入運行6個月后及以后每年、在操作基準地震 (OBE)后和在有非正常的冷區域顯示后,應用這一系統進行罐底溫度測量。4.1.7.6 在設施壽命期,包括施工、靜水試驗、試運和操作期間,應對LNG儲罐基礎是否發生沉降進行定期監視。對任何超過設計規定的沉降應進行調查并根據需要采取調整措施。4.2 金屬儲罐4.2.1 操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5 psi (100 kPa) 的儲罐。 設計操作壓力不超過15 psi (100 kPa) 的焊接儲罐,應符合API 620 大型焊接低壓儲罐設計和施工的要求。應用于LNG,API 620附錄Q改動如下:(a) Q-7.6.5中,“25%”應改為“全部”。(b) Q-7.6.1 Q-7.6.4,應要求對罐壁上所有縱向和橫向對焊焊縫進行100%射線探傷。例外: 平底儲罐上外殼到底部的焊縫,免除射線探傷要求。(c) API 620 附錄C,C.11 應為強制性要求。4.2.2 操作壓力大于15 psi (100 kPa) 的儲罐4.2.2.1 應為雙壁儲罐,內罐裝LNG,內罐和外罐間為絕熱層。絕熱層中應抽空或置換。4.2.2.2 內罐應為焊接結構,應符合ASME鍋爐和壓力容器規范第卷的規定,并應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網站客服QQ:2846424093或766697812

常州天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9895563305

備案號:蘇ICP備2021046181號-2  經營性許可證:蘇B2-20230631   蘇公網安備:32050602011098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国产所偷窥系列在线视频|永久免费看日韩美香港大陆三级片|2023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每天干每天舔在线播放
<font id="rpjld"></font><dl id="rpjld"></dl>
<video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video><dl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dl><dl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dl>
<video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video>
<dl id="rpjld"></dl><dl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dl><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video id="rpjld"><i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i></video>
<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
<dl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dl>
<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
<i id="rpjld"></i><dl id="rpjld"><delect id="rpjld"><meter id="rpjld"></meter></delect></dl>
<noframes id="rpjld">
<dl id="rpjld"></dl><video id="rpjld"><i id="rpjld"><font id="rpjld"></font></i></video> <i id="rpjld"><delect id="rpjld"></delect></i>
<dl id="rpjld"></dl><video id="rpjld"><i id="rpjld"></i></video>
<dl id="rpjld"><i id="rpjld"></i></dl>
<dl id="rpjld"></dl><dl id="rpjld"></dl>
<video id="rpjld"><i id="rpjld"></i></video>
<dl id="rpjld"><font id="rpjld"></font></dl>
<dl id="rpjld"></dl>
<dl id="rpjld"></dl>